可頌的100種可能
可頌的台灣味
來到台灣,除了珍珠奶茶、小籠包,請不要錯過可頌。有理念的烘焙師傅和創業者玩轉可頌的造型與風味,不僅有經典法式新月型的可頌,也有勇於嘗試加入台灣道地食材和新潮吃法的可頌。 台灣「可頌潮」讓你......
和阮秋姮一起在夜市尋找台灣感性
夜市是一道文化的入口,邀請每個人用眼睛、鼻子、嘴巴去感受台灣。──阮秋姮......
和酷一起在夜市尋找台灣感性
台灣街頭的電線、招牌,讓人像是置身在亞洲電影的場景裡。──酷......
和大久保麻梨子一起在夜市尋找台灣感性
台灣夜市是生活中的熱鬧跟人情味炒在一起的一道家常菜。──大久保麻梨子......
夜市裡的流動饗宴
和外國網紅一起尋找台灣感性
這幾年,因著韓流明星來台取景,那些台灣人習以為常的街景,成了IG的熱門標籤「대만감성」(台灣感性),呈現出一種復古、閒散、不受拘束的文化魅力。 夜市裡,人們穿著短褲、拖鞋,慢悠悠地逛著一家......
台北微醺夜
總有屬於你的祕密角落
你不一定嗜酒如命,也不一定是雞尾酒的愛好者。但是,你一定有和朋友聚會或和自己獨處的需求。 在台北,有著不少能滿足此類需求的酒吧。不管你尋求的是熱鬧喧騰,又或偏好隱密安靜,還是期待能像回家一......
植感飲食最前線
蔬食創意競技場
我們習以為常地認為,蔬食的風味清淡,難以獨挑大梁,適宜在魚鮮肉類旁作為配角──但,事實真是如此嗎? 因應席捲全球的蔬食風潮,餐飲界、烘焙界積極投入研發,讓蔬食站上餐盤中的C位。 這讓新一代......
漫步裡的台灣美術:藝術偵探帶路,繪見名畫裡的時代風景
從1920年代的新美術運動, 到1970年代的鄉土美術運動, 台灣的藝術家們在不同時代的風景中留下了他們的印記: 大稻埕的繁華市街、淡水的紅色波浪、新竹的丘陵風光、鹽地的 露天畫廊……......
西進武嶺單車行
每年六月,是台灣單車愛好者西進武嶺的賽季,從南投埔里海拔555公尺的台灣地理中心碑,一路往上騎至武嶺,到達台灣公路最高點3,275公尺。昆陽到達武嶺的最後兩公里號稱「最困難天堂路」,單車騎......
一種流動於街巷的獨特美學
「台灣感性」——這個近年來在網路上熱議的詞彙,究竟描繪著怎樣的輪廓?或許是那清新中帶點懷舊感的色調,或許是帶有些許溫暖的隨性氛圍。然而,若要具體言說,它總離不開那些承載著時代記憶的老屋、紅......
台灣與東南亞的藝文進行式
湄公河文化中心編織交流網絡
今(2025)年4月,柬埔寨首屆「Chakto Program」現代舞平台計畫的徵選舞台上,多組舞者輪番登場。來自台灣,獲湄公河文化中心邀請擔任評審的藝起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吳維緯,形容舞者們......
喚醒經典.挑戰正統
司康的台灣味
說到經典的司康,會想到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的下午茶,將司康對半切開,抹上濃郁的凝脂奶油(clotted cream)和果醬,再搭配用骨瓷茶壺泡的紅茶,充滿著儀式感。 但司康到了台灣,不只多......
封面故事
尋找台灣感性
一顆黃豆的武林
在台灣,一碗豆花不只是甜品,它更像是文化的縮影與記憶的載體。這台灣早期的傳統點心,歷經時代的洗鍊,從三輪車叫賣聲中,走進文青設計店與國宴殿堂,展現出台灣人對飲食細節的講究與美感的堅持。無論......
水文台灣
在台灣這座四面環海、河川密佈的島嶼上,水,不只是自然資源,更是文化記憶的載體。從北到南,許多與水相關的空間,不僅形塑地方景觀,也承載了人們對土地的依戀與信仰,體現出深厚的民俗文化。當我們沿......
時光小鎮行旅
在台灣不斷的歷史演進中,形成了許多特殊文化意涵的城鎮聚落,如文化歷史古都鹿港、匯聚鐵道歷史遺跡的車埕、從砂金到天主堂多元文化融合的新城,以及以最大客家市場與物產運輸聞名的竹東,在這些有形或......
深度解鎖廟宇文化
在台灣的廟宇文化中,求籤是一項廣受信眾喜愛的活動,無論是求姻緣、求藥方,甚至是個人和國家運勢,都能向神明請求指引。本期《台灣光華》封面故事,將帶您一同探討「陰陽相生」、「萬事皆求」、「神職......
物的復興
在台灣的產業復興中,鹽、月桃、苦茶籽和竹子展現出了獨特的生態與經濟價值。鹽的傳統製造技藝結合現代科技,開創出高品質的海鹽產品,不僅滿足市場需求,更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;月桃的栽培則是逐漸受......
吃「素」,顛覆你的想像!
夏天必吃,大西瓜登場
老城甦醒:台中舊城區的文藝復興An Urban ...
台灣竹工藝
結緣品
登高行遠這樣玩
台東慢食
台灣嚐鮮美味東石蚵
台灣漫畫大勢來襲!
台灣竹的「文藝復興」
《為台灣喝采─2024巴黎奧運》羽球男雙: 王齊...
《為台灣喝采─2024巴黎奧運》話不在多,讓我們...
《為台灣喝采─2024巴黎奧運》體操選手丁華恬
《為台灣喝采─2024巴黎奧運》桌球一姐鄭怡靜
《為台灣喝采─2024巴黎奧運》桌球新星簡彤娟
台灣藝文團體前進巴黎文化奧運
聽,海龜的故事
紫斑蝶追追追
乘風破浪遊台灣
釀地瓜、稻米和甘蔗的酒
關心石虎也是利益人類
新舊兼容的鹽埕風華
台灣芒果大爆發,盛夏的濃郁超美味
定置漁場風光
不插電的傳統紋身技藝
蹦跳國際的街頭美味 台灣小吃——刈包
全球第一條寧靜步道:太平山翠峰湖
竹的多元可能與想像
下一輪的智慧電輔車盛世
哈囉哈囉! 台北小馬尼拉
亞洲賞鳥首選
一早睜開眼的幸福
記憶中的「糖金歲月」——糖蔥
漫遊西拉雅
帶著耳朵慢遊台南
歡迎蒞臨素食大國!
二通物語.木都風情
時光與鹽譜出海鮮協奏曲
溫暖人心的行動服務
帶著「台灣」經驗返鄉
自由台灣,不設限的爵士
用樂譜記錄台灣歷史
台灣流行音樂新品種
《光華》天使傳愛新書座談會
從邊陲走向國際 世界古地圖上的台灣
藺草工藝再現風華
碳中和企業──博仲法律事務所
老台北記憶
台灣微縮職人鄭鴻展
用觀光和穆斯林交朋友
台灣第一進香團南瑤宮
三月「瘋」媽祖 台灣第一女神
Instagram
Facebook
台灣光華雜誌